二维码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企业新闻
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新闻

29

2013年11月

中国结束不能独立研发硬岩掘进机历史

装备公司董事长李建斌表示,收购德国维尔特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知识产权和品牌使用权,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型机械装备制造水平,完善中铁装备产业发展链条,增强市场国际竞争力,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业内人士称,这一成功收购标志着中国隧道装备企业在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积极整合全球研发、技术和品牌资源,占领世界掘进技术的最前沿,正逐步成为国际领先企业。  中铁装备拥有世界先进的盾构和掘进机研发和制造技术。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2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并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德国维尔特公司是国际上著名的隧道、矿山机械制造企业,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硬岩掘进机、竖井钻机制造技术和领先品牌。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20

2013年11月

不能让“活历史”在城市建设中死去

林徽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的故居,在经过持续2年多的“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后最终被开发商拆掉了;去年3月,因鲁迅先生创作出《祝福》而闻名北京西城区砖塔胡同西头的84号院,因要建回迁楼和学校而被写上大大的“拆”字。建筑大师、文学大师故居的命运尚且如此,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古建筑、老街区的命运可想而知。古老的中国传统特色的大街小巷,许多都被大大小小的“拆”字笼罩,仅近期媒体披露的“拆闻”就有:11月,河南新郑清末民国古建筑群因让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被拆;10月,广东东莞清代四大名园之一的157岁的道生园被拆毁;8月,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新会仁寿路的一座百年祖祠因要建商场被拆除;7月,河南南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宛南书院东讲堂9间清代建筑被拆……  古建筑、老街区被城镇化的浪潮侵蚀,缘由大致有三:商业开发、修路拓路、拆旧建新。许多国人崇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殊不知,对于文物而言,旧的“去”了之后永远不会再来。近些年,许多地方以古城保护建设名义,掀起了一股“修复热”:湖南凤凰拟投资55亿元复制凤凰古城,河南开封欲用千亿元重现“汴梁盛景”,山西大同想百亿元再造大同古城,昆明要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湖北荆州计划投资300亿元建“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以重现“明清府城”昔日繁华……去年有学者统计,全国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打造”,走的都是将古城“打”掉再“造”仿古城的路子。将外表残旧的文物毁了,再做个“新文物”。想想看,这样的新玩意儿还是文物吗?充其量不过是个玩意儿而已。  毁真造赝,拆古仿古,这种听来颇为愚蠢的行为背后,是功利和权力的魅影。可以说,一些地方,一些人的急功近利几近登峰造极之地步,而权力的霸道也如脱缰野马,以致各种各样的“狂想曲”不断在各地上演。是利令智昏还是丧失了思考力、约束力?  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街区,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脉肌理的重要构成,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真实印记。一个载体被毁、文脉被断的城市,何以展现其古城风貌?  半年前我曾到捷克历史名城、具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布拉格旅游。在其老城区,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能找到13世纪以来罗马、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等流派的建筑。在那里,你可以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真切触摸、观赏中世纪的模样。如果我们的古城被这样大规模地拆下去,恐怕不久的将来,百年前的历史建筑都会在国人的视野中迅速消亡。所以,有必要大声疾呼:不能眼看着一部部“活历史”在造城运动中如此这般地死去了!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30

2013年10月

张家口项目部4#楼举行封顶仪式

工速度创集团公司历史纪录,在塞北古城竖起中联世纪“高、大、精、尖”的建筑丰碑,为集团公司在张家口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扎实的基础。                            图为张家口封顶大楼   刘福祯/摄

28

2013年10月

人民日报谈京七条稳房价 为改善供给成楼市调控新良方

市调控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限购限贷难挡涨价   分析人士指出,限购限贷政策一直被看成是近几年调控房价的最直接有力手段,在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方面更是“尚方宝剑”。但从执行情况看,2012年以来,虽然限购限贷政策依然在执行,但市场成效明显不如2011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69个,其中北京以高达20.6%的涨幅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据北京住建委的测算,近几个月,北京房价环比涨幅出现回落,不过,截至目前,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涨幅还是达到了6%。   “距离年底还有2个月的时间,”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王荣武表示,北京将通过一切手段力促2013年目标的完成。王荣武坦陈,目前来看,在预期和供需矛盾的背景下,后续房价上涨的压力较大,调控也面临很大压力。针对北京连涨的房价,他介绍,北京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其中,如何完成年初确定的房价调控目标,保证居民的购房需求是一个重要议题。   稳预期严惩骗购行为   针对房地产市场房价上涨预期较为强烈、调控工作面临很大压力的现状,王荣武介绍说,预期和供需矛盾,是影响北京房价上涨的两大主因。除了升级“限购”、“限贷”政策之外,王荣武表示,北京也将通过增加供应,确保居民刚性自住需求,北京未来自住型住房的供应规模将达到市场的40%到50%。   “京七条”提出,为严厉打击骗购行为,加强限购政策社会监督,北京将组建限购监督委员会。其中,对弄虚作假违规骗购的购房人列入黑名单,5年内不准在京买房,对企业协助造假的,冻结全部在京项目的手续办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对于开发商层面,政府重点实施资金监管和价格导向,截断企业高价买地高价卖房的利益驱动。对于有涨价冲动的项目,北京市住建委将严查变相涨价。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变相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禁止其参加土地竞买、不对其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强化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等措施。   “本次政策将加大限购限贷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稳定购房群体的整体预期。”链家地产公司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张旭表示,尤其是对于涨价的新房项目,政府管控进一步升级。对涨价项目较快的项目将会启动全额资金监管,或会对开发商回款能力产生影响,加大资金链压力。对于定价较高项目,则会采用暂缓入市等措施,从供应层面降低开发商的高定价。   供给将实行三元制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北京年底住房供应量将大规模增加,预计房价逐步趋稳。近期推出多块配建自住型商品住房项目用地,年底前将形成2万套左右供应,明年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应还将大规模增加,计划推出5万套左右,有效满足居民刚性自住需求。而2012年全年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为9.4万套。   “未来北京住房供给将建成三元制的模式。”北京住建委相关人士介绍说,保障房占比20%,商品房占比80%,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占比50%左右,也就是说保障房和自住型商品房以及商品房的比例大概为1∶2∶2。   “意见的推出,亦标志北京市在探索分层次、分类型的调控新方式,建立调控长效机制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表示,目前,全国楼市分化得很厉害,北京作为首都也是人口聚集速度比较快速、价格涨得较快的城市,从实际出发,率先探索非常有必要。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25

2013年10月

建筑垃圾非法倾倒引发环境阵痛

垃圾填埋场将垃圾简单填埋或者露天堆放,并没有做环保处理。而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还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从而对水源造成危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同时,整治土壤污染、水污染的费用也将大大超过对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的费用。   回收困难 再利用更难   北京有25家建筑垃圾填埋场,基本可以满足北京年4000万吨的建筑垃圾需求。但由于建筑垃圾处理厂多位于距市区较远的郊区,尽管违法的私人垃圾填埋场收费高于正规垃圾填埋场,多数司机还是更愿意选择就近倾倒,一方面节省了路费,另一方面能多拉几趟活儿。   吴建民是北京唯一的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企业的负责人,他的公司成立已有10年了,而这10年间,他几乎年年亏损。   “我们的处理能力是每年150万吨,可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只收了二三十万吨的建筑垃圾原料。厂子在从2003年创办至今的10年间几乎年年亏损,最多的一年亏损达800万元。”吴建民很无奈地说。   中环协建筑垃圾资源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家珑表示:“日本、美国、欧盟都有一些强制性措施,如德国对物理填埋征收重税,鼓励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   加强监管 势在必行   2005年6月1日,《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正式实施。然而很多年过去了,一方面受利益驱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许多人还是选择了非法的建筑垃圾填埋场。   据悉,为规范建筑垃圾(拆除垃圾、土方)和砂石运输行为,严厉查处因违法违规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改善、提高空气质量和市容环境水平,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已联合市环保局、住建委、交通委、交管局、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启动全市建筑垃圾运输专项治理工作。   截至10月12日,北京市交通、住建、城管、交管等有关部门和城六区市政市容委根据全市集中整治建筑垃圾工作的要求,分别对本部门、本区县进行了部署,并于11日晚设立了近50处执法站点,对施工工地和建筑垃圾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了检查执法。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21

2013年10月

超9成地级市拟建“国际大都市” 疑脱离实际

5个城市提出来要走向世界。在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规划标准高,投资规模大。生态城、智慧城、科技城、现代城、国际一流、世界领先之类的口号,比比皆是。”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10月19日在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长论坛上表示,为了GDP发展,政绩和财政等多重原因,我国城市的面积正以脱离现实的规模在扩张。   据悉,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中国城市的建筑面积从1.2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18万平方公里,增加78.3%,到2010年城市建筑面积达到4.05万平方公里,再度增加85%。与此同时,城市传统建筑、传统街区和街道正遭受毁灭性打击。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30年来,全国消失了4万多件文物,一半以上是各类传统建筑。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中国每一天会有80到100个自然村庄因城镇扩张而消失。   “中国最近二三十年的城市越来越漂亮了,但是也越来越没有特色了。无论走到那个城市,全是清一色的大广场,中央商务区等,当然还少不了麦当劳和肯德基。”乔润令认为,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欧洲风情大行其道,到处都是克隆和模仿。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是中国城市以往发展当中最大的败笔。   大量的豪华城市建设以后,反而抬高了农民进城的门槛。最后形成了中国式“鬼城”和“空城”。   应鼓励差别化发展   乔润令的观点很多专家不谋而合,他们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鼓励差别化发展,要从外延扩张转移到内涵发展,要将“土地的城镇化”转换成“人的城镇化”。   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无数的案例已经说明,一味追逐发展城市规模并不可取。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需从自身优势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鼓励差别化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杨保军表示,我国真正适合建城市的土地不到20%,其他的都是不适合发展工业化的地区。如果强行的推工业化会付出很严重的生态代价。他说,建国后的前30年,中国走的是农村主导下的非城市化工业化道路,此后30年是走的是城市主导下的资本城镇化道路。而未来30年,我国应该寻找一条城乡一体,平等、共享、互补的城市化道路。因此,把城市的发展跟乡村结合起来,农村土地要先确权,再限权,根据规划引导来建设,同时完善城乡空间的税收调节机制。   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表示,在过去二十年里,我国在土地城市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人口城镇化方面,却非常失败。理论上,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高。   赵燕菁认为,人口城镇化的失败,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国尚未解决教育和住房两大问题。教育方面,因为农村人口教育始终和城市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最终导致农民融不入城市生活;住房方面,则是因为城市的住房门槛对于农民太高。   乔润令表示,建设紧凑型机制可能是我国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因为人口原因,美国式的分散性城镇化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另外,新的城市发展一定要外延扩张转移到内涵发展, 要防止大拆大建,保护好古城古镇的历史。要做到这点,则需要改变我国城市发展的管理方式和考核标准。   大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缺乏产业支撑的问题。   李毅中表示,要实现新型城镇化,需要大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有关专家做过测算,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需要达到现有的一倍以上,才能保证城镇化的正常开展。   据悉,目前我国有各类产业开发区1568家,其他各类工业区近万家。我国在产业集聚,升级换代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城市面貌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改变。然而,集聚式的城镇化产业却有着数量过多、结构趋同、水平偏低等多重问题。   李毅中认为,要淘汰落后产能,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要统筹考虑城市布局、人口、交通、服务、绿化等因素。产业园区的设置要纳入城市的初始规划,不能先发展城市再考虑产业,不然城市发展会失衡。   另外,作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当下我国的一股风潮。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将达1.1万亿元。李毅中建议,以后应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共71页
  • 首页
  • 上一页
  • 46
  • 47
  • 48
  • 49
  • 50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