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05

2013年08月

张家口新五一广场项目部 情系安全 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养..

识,全面提高了员工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出了浓烈的安全生产氛围。    为了激励员工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6月10日,项目部还组织了一次精彩的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试题包括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置、逃生自救等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中项目部全体管职员工积极参与、人人争先抢答。   通过这些活动,职工深刻了解了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张家口项目部将继续努力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生产的技术操作,杜绝违规操作的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我们企业成为“人人管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和谐企业。   

01

2013年08月

天津弘泽天泽项目部 安全月知识竞赛各显其能

为热烈。通过此次活动,使项目部从上到下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观念得到新的提高和增强。    

30

2013年07月

廊坊德荣帝景项目部 多措共举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与职工积极参与;廊坊市安监站副站长沈建柱及李鹏、吕晓蕾等领导和廊坊市安次区建筑企业兄弟单位前来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安全员季锦峰出抢答题,抢答对的由花继华经理颁发奖品,活动中还进行了消防演练,本次活动开展顺利,取得圆满成功。    居安思危除隐患,预防为主保平安。同时,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生活区、食堂等各个部位进行彻底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落实到人,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记录,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项目部以强力而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长效保障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预防工作,强化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切实落实了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30

2013年07月

南京板桥项目部 狠抓落实 践行安全

已没有施工阶段那么多,但是赵经理还是语重心长地强调:“我们必须站好安全工作最后一班岗,到交付之前不留任何微小的安全隐患。”   6月12日上午,赵锋亲自带领安全员和几名工人在现场张挂“安全生产月”宣传横幅,安全员俞刚在生活区张贴安全宣传图画。下午赵锋又带领安全员俞刚、电工马松桂到现场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4#楼一层货梯两门洞口未进行安全围护,于是立即打电话通知电梯安装单位进行洞口围护;后又检查现场配电箱,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小问题后及时进行了整改。   同时,项目部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精神,注重班组安全建设,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使全员的学习能力和安全意识加强,为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有力贡献,为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做出了不懈努力。   

24

2013年07月

中国企业500强放榜 建筑民企优于"国家队"

其2012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增幅为5.02%。其中,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业绩不俗,年净资产收益率增幅分别高达20.10%和14.80%,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更是高达41.3%。   另外,在26家建筑企业中,只有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减缓,为-3.1%。   记者发现,在26家建筑企业中,民营企业只有7家,分别为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且排名均靠后,2012年的营收总和为853.3亿元,尚不及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的营收总额,不及建筑业“老大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1/7。从净资产收益率增幅看,7家民企的平均增幅为6.19%,19家国企的平均增幅为4.59%,民企增幅略大于国企。从地域分布看,在26家建筑企业中,12家的总部在北京,其余则主要集中在成都、上海等南方城市。   记者发现,2012年共有24家建筑企业入围500强,其中国企18家,民企6家,且这6家排名靠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47位。同时,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首次参选500强。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24

2013年07月

建筑业逆袭最难就业年 就业不难留人难

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建筑行业,从统计的数据来看,设计、工程类职位占据了热招榜的大部分。   其中,方案设计师的招聘需求较同期上涨了119.4%,涨幅翻番,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老牌热招职位建筑设计师和土建工程师,招聘需求上涨都超四成,分别为47.1%、46.2%;排名四、五、六的分别是总建筑师、规划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涨幅依次是27.2%、16.2%和6.1%。   截至6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建筑人才需求与去年同比增长了29.23%,增长接近三成;表现最突出的一线地区为广东,同比增长超四成;陕西、湖北、四川、江苏、重庆等二线地区人才需求同比涨幅均超过三成。   锐仕方达人力咨询顾问刘芸菲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向城市迁徙,住房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焦点。新兴城市的建筑行业急需设计师和工程师,因此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人才流失率上升   今年初,建筑行业虽然受到地产调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第二季度就已基本消化。加之受益于新型城镇化和住宅精装修、地铁及市政园林等细分领域市场的存量释放和增长,建筑企业人才的需求依旧火爆。   某建筑企业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建筑市场不仅人才紧缺,近几年来,建筑行业的人才流动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因为建筑业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招进来的大学生都必须到基层岗位锻炼一年,不可能一进来就安排到管理岗位上,有些年轻人就受不了艰苦的工作环境。”他说。   今年刚毕业的小张已经在某建筑企业实习了近三个月,作为土建工程师的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工期忙的时候早上五点半就得起床,晚上要干到八九点,确实很累。常年都需要在工地上,工作后我还没有回过家,尽管现在这么热,但是每天都必须去监工。”他说。   上述建筑企业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培养建筑行业的人才需要时间成本,从大学毕业到成为一名优秀的造价师、土建工程师至少要经过3年的实践,而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的成长时间和成长路线更是有特殊的要求。   对此,刘芸菲认为,由于建筑行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未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加上不少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机制,靠招聘和挖墙脚来构建自己的人才队伍,使得人才大战愈演激烈。如果建筑企业不突破人才培养瓶颈,重点培养和组建自己的人才梯队,人才短缺问题短期内是不会得到解决的。   招得进还得留得住   据记者调查了解发现,建筑业流动率高的人才集中在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领域,如项目经理、技术总监、造价师、土建工程师。这些职位都是建筑行业的核心职位,这些人才也是建筑行业的骨干,他们的流失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刘芸菲则分析,建筑、房地产、勘察设计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它们之间的行业跨度较小,建筑企业对房地产相对比较了解,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质量是靠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来保证的。所以工程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专业工程师在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有很强的通用性,属于通用型人才。   不仅如此,建筑企业的专业工程师一般是工民建、给排水、机电专业的,与设计公司的结构设计师、电气设计师的专业背景要求也是一致的,他们具备的项目工作经验在设计公司正好是优势,所以行业的相关性为人才流动创造了条件。   对此,刘芸菲建议,企业要留住核心人才只有增加技术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建筑行业的现实状况,面对跨行业的人才市场竞争,要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此外,为了使企业管理层及核心人员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让他们按照职责大小,以现金形式入股,然后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这样,既实现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又达到了长期激励及留住核心人才的目的。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22

2013年07月

北京六环房价已全面突破2万元大关

多新楼盘也因为销售价格不得高于上期的原因没有取得预售证。所以这一次的新楼盘在开盘的时候,价格和上期确实是一样的,价格是16500元每平米。但是消费者不仅需要跟开发商签署一个购房合同,同时还需要签署另外两个合同,一个是一份精装修的合同,另外一个是地下车库的使用50年的使用权的合同。  实际上开发商是把原来的一份合同变成了三份合同,这样算下来,每平方米的价格也就达到了将近2万块钱一平米,以前精装修是不要钱或者是送的,现在你是需要单独付钱的。以前你可以不需要买车位,现在你必须要租用一个车位,而且每个车位每个月还是需要再单独交手续费的,所以这么算下来,每一平方米的房子实际上还是涨价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开发商规定的国五条中间所存在的“现期的房子不得和上期相比有大幅的上涨”这样的一条规定。  在过去一段时间,在北京房地产市场南边的房子相对来说便宜一些。虽然现在整个南六环的房子也达到了两万块钱一平米,整个北京市六环以里的所有房子都达到了2万块钱以上了。据我们了解,比如说房山长阳板块售价也达到了24000块钱每平米上下,在东六环土桥站的金隅花石匠现在房价也是24000块钱每平米,在北六环的路劲世界城的报价也达到了24000块钱一平米。  因此,随着南六环的房价也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平之后,整个北京市的房价都已经进入不低于两万块钱每平米这样一个状态了。   来自:中国广播网

22

2013年07月

专家称二三线城市大量房屋积压 应放开限购

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房价太高,脱离了当地的消费能力。因此,开发商应该做的是降低房价,争取早一点将库存消化出去。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这些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却没有这样的打算,他们的定价策略似乎正在变得更为激进,有21家开发商表示其所在城市的房价在过去3个月温和上涨,23家开发商认为未来半年内房价涨幅将达10%。  开发商的这种判断,很难说没有根据。房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了三四年,但房价却始终没有降下来,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今年6月全国70个城市房价统计表明,有69个城市房价相比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上升,涨幅最猛的北京达到16.7%。但是,一个根本的区别是,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却没有听说有大量库存积压在开发商手里,反而经常能够听到每有新盘出现即引起排队哄抢的新闻。这说明,至少在这些一线城市,消费者对目前的房价还是认可的,或者说即使不认可,但迫于现实的压力,他们在目前的房价面前根本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开发商开出的价格。因此,对于二三线城市出现的大量房屋库存,如果只是认为房价太高,可能简单了一点。 一线城市不见房屋积压而二三线城市出现了积压,这只能说明这两类城市在房屋供求关系方面出现了变化。以北上广这些特大城市来说,其实本地居民中的绝大多数都已有自有住房,至于收入低而无力购房的人群则可以通过保障房、廉租房之类的途径解决居住问题。因此本地居民中的住房需求大都是改善型的,而且这部分需求对于一个大城市来说,可能难以对整个城市的住房市场形成支撑。真正对一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形成支撑作用的,是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正是外来人口的购买力支撑起了特大城市的房价,而且使其掉不下来。 但是,这部分外来人口进入北上广,他们在老家的房子却只能闲置,一些在大城市扎下了根的外来人口,如果把他们的父母家人接过来,老家的房子就只能空关。这种人口导出功能的存在,自然也会影响到当地商品房市场的购买力。因此,二三线城市房屋库存增加的背后,不能排除人口外移所造成的影响。如果当地的开发商无视这个现实,跟着一线城市盲目涨价,很可能会给自己造成越来越大的问题。目前,二三线城市也随一线城市实行限购,这给当地开发商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只要限购放开,这些库存就会一抢而空,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想当然。 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导出,与当地经济资源、产业结构、就业机会乃至个人的发展前途不够通畅都有关系,长期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经济转型不能取得进展,人口外移将会蔓延,那么,这些城市的房价下跌是必然的,但这对城市的发展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一个现成的例子是最近闹出政府破产风波的美国底特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人口大量外迁,房价低得不可思议也卖不出去,但市政府却被逼入了困境。 特大型的一线城市房屋供不应求而二三线城市出现积压库存,这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个城市面临的住房问题并不是一样的,因此以一套全国一律的政策来调控市场,是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的。作为特大城市来说,要看到持续的人口导入对本地房价的推动力,更精细、更有针对性地执行调控政策,而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对调控政策的执行完全可以灵活一些,特别是住房限购政策,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执行了。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共195页
  • 首页
  • 上一页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