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卫士
- 时间:2009-03-04作者:Admin
编者按:有备无患早预防,只有安全才吉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安全,安全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话题,也成了企业里必抓的首要工作。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联世纪建设集团安全部经理朱诚强,想探究一下他对安全的认识,想感受一下他对生命的那种关爱和珍惜,更想把他在工作中的好经验、新方法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研究,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中联卫士
记中联世纪建设集团安全部经理朱诚强
█ 本报记者 唐安营
春夏秋冬,暑来寒往,在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有一位员工凭着对企业的忠诚和要强的性格在安全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先后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数百起,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安全部经理朱诚强。
提起朱诚强,领导和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中联卫士”。自1999年加入中联世纪建设集团以来,他始终以“安全是第一生命线”这一信条开展工作,平时默默无闻,从不愿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对待工作比较严历,在综合检查中,对查出的问题都是一针见血,从不徇私情,用超强的责任心向企业交出了一个又一个合格的答卷。
为此,朱诚强连续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也相继获得了助理工程、国家级工程师等职称,2006年通过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试。
用责任奠基安全
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美】
朱诚强始终用这句话作为自己做事的标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每一项举措都确保万无一失,从不存有侥幸心理。
1999年6月,公司所属的健翔桥项目EF楼配备了新型的外架——附着式整体爬升架,原以为新的设备会给施工带来更高的效率,谁曾想在安装的过程中却带来了十分大的困难,所有架子工都不会安装使用。这时,作为栋号安全员的朱诚强积极承担重任,他一边阅读说明书,一边向生产厂家请教,一边查阅规范资料,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搭设要求和标准,然后他一边辅导工人,一边跟踪在搭设现场,搭了拆,拆了又搭,几经周折终于顺利完成了搭设任务。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朱诚强连续几天早晨5点钟起床对架体的每一个螺丝,每一个接点都进行细致的检查;为了确保外架顺利顶升,他亲自操作液压顶升泵站,严格遵循顶升作业的程序,并把整个顶升过程传授给其他操作人员。有人问:“你这么玩命工作,值吗?”他自豪地说:“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给了我极大的权力,权力和责任是相对的,对待安全我不能有一丝疏忽,因为我深深知道,安全没有后悔药。”
2002年公司承揽菜市口项目,由于项目规模较大,专门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增派了6名专职安全员,由朱诚强担任安全总监。由于项目分包队伍较多,人员复杂,而且居住条件较差,几百名工人集中居住在地下室内,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严峻考验。朱诚强及时带领施永平、顾品荣等安全人员,每天晚上10点钟开始对所有宿舍的用电和用火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直到零点才能回宿舍休息。他们辛勤的付出保证了工人们在复杂情况下的安全,为项目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建筑工地难免会有擦伤挂破现象,朱诚强在处理这些事情时,都是先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治疗,然后再进行调查、分析,拿出处理方案;在伤者出院后,他都是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既不损害公司利益,也不让受伤者带情绪工作。这些年,经朱诚强处理的此类事件无一起与公司发生利益冲突。
这样的例子在朱诚强身上数不胜数,同事们称他是生活的勇者,是公司的忠诚卫士。用朱诚强自己的话说,古人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训,今朝我们把公司也看成是一个国家,它的兴衰是衡量我们责任心的最好天秤。
责任与机遇是并存的,有多大责任心就有多少机遇。正因为朱诚强那超强的责任心,给他带来了机遇,2003年那个春天,朱诚强的工作表现赢得了公司领导的认可,被提拔为公司安全科科长。
靠智慧保障安全
聪明人不一定能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必定聪明。朱诚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决不做耍小聪明的人,一定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工作中,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用的自己的智慧较好保障了公司的安全工作。
在健翔桥项目工作期间,朱诚强因妻子重病请假两个月,当妻子的病情稍有好转,他便及时回到项目,当时工程主体结构已封顶。眼下主要工作就是拆除外架,由于是新型外架,工人们在拆除过程中很是费劲,正在这急需人才时刻,朱诚强的回来让项目经理俞青松喜出望外,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来了,我就不用愁了!”领导的信任让朱诚强信心百倍,丢下行囊便投入到工作中去。凭借当初看说明书和向生产厂家学到的知识,朱诚强针对这百米高架制定了严密的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案,他要求工人在拆除过程要严格按照程序来做,决不能有半点马虎,决不能存有半点侥幸心理,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工作中,他边指挥,边动手操作,在严密的防护措施下,24榀外架安全着地。工人们无不为这次拆除拍手叫好。
2000年,公司第一次以总承包的身份承揽西罗园工程。如此一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体结构时,这个项目搭设的外架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安全使用上都与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解决这个问题,公司把朱诚强从健翔桥抽调到西罗园工作。在项目经理李义和生产经理施进新的大力支持下,由朱诚强指挥工人对外架进行了调整,使其能够正常使用。由于当时正值公司起步阶段,两橦26层的高楼仅使用一台QTZ-80塔吊,外墙架的整体爬升阻碍了塔吊的正常项升,也给塔吊的附墙顶升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每施工两层就要顶升一次,顶升一次就要占用塔吊较长时间,导致了施工进度出现与计划月月滞后的现象。为此,朱诚强凭借着自己对这个新型外架的了解采取了新措施:一方面调整爬架,另一方面与塔吊生产厂家了解技术数据,在允许范围内调整塔吊的锚固位置。就这样把原来施工两层顶升一次,提高到了三层顶升一次,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当年,西罗园被北京市评为“安全文明工地。”
“我是中联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朱诚强虔诚地说。同年底,朱诚强又被调到三里河项目负责安全工作。这个项目共有一、二、三号楼三橦,其中一号楼和三号楼结构相同。在一号楼主体结构施工时他就策划着将一号楼外架转移到三号楼去,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就是先把一号楼的外架拆除,然后再搭设在三号楼。此时,朱诚强机灵一动,他想利用三个塔吊把一号楼的整体外架吊到三号楼。为了安全起见,他测算了整体外架的重量,又测算了塔吊的承载重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塔吊交接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可靠的依靠点,分解吊起。在确保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朱诚强决定先由一号楼塔吊将一号楼的整体外架吊起,在吊到二号楼的位置时,再使用二号楼的塔吊,吊到三号楼时再使用三号楼的塔吊安装,这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三号楼的预留孔洞要100%符合一号楼的孔洞要求,为此朱诚强亲自在现场量尺寸定位,确保了下道工序顺利施工。就这样本来要近半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为此,朱诚强还撰写了一篇题为《附着式脚手架在高层建筑上的应用》的论文,在业内引起较好的反响,诸多兄弟单位闻讯前来交流学习。当年,该项目获得了“全国文明安全样板工地”的荣誉称号,也得到了甲方领导的充分认可。
以制度推进安全
2005年,公司更名为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朱诚强也随着公司的壮大荣升为安全部经理。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朱诚强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集团化的公司。眼下,迫切需要是整章建制,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来推进企业的安全管理。于是,他便亲自组织、参与编制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检查标准》、《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分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与项目签定了《安全责任状》,将安全责任分解到每个班组,每个工种,每个分包队伍,真正形成人人肩上有重担的格局,确保了安全生产。
“付出一万的努力,预防万一的事故”。朱诚强针对目前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充分利用会议、报纸、标语等形式广泛进行安全宣传。每年都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号召人人参与,让大家时时讲安全,处处说安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
“人是安全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好人的工作,才能将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工作中,朱诚强总抓住一切机会与具体施工人员交谈沟通,强调安全生产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并会同工地安全员详细了解工地情况,解决安全方面的各类问题,要求每个项目工地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坚持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工地民工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培训方案,主要针对临时用电常见病的预防,脚手架搭设的规范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理论功底。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朱诚强努力下,目前在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没有任何人游离于安全生产责任之外,真正构建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负责的“大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