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联世纪建设集团天津梅江南项目部生产经理张春华
- 时间:2009-06-29作者:Admin
为责任而存
――记中联世纪建设集团天津梅江南项目部生产经理张春华
n 特约记者 屈建新
张春华同志,男,现年31岁,1996年参加工作,历任放线工、施工员、质量员、生产经理。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严以律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积极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由于成绩突出,他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职工”、“优秀生产工作者”、“先进管理工作者”、“优秀管理工作者”。
身先士卒树榜样
作为项目部的生产经理,张春华深知责任的重大,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不。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张春华视学习为自己的“第二工作”,他自掏腰包买来了建筑专业和建筑管理方面的书籍,自己一边“啃”,一边向其他同志学习,虚心向建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请教,运用学会的理论去指导实践,使理论与施工实际实现了有机结合,使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管理方面,由于目前项目部自有职工少分包队伍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管理,许多管理人员管理跟不上,给管理工作带来难度,有的甚至产生了退缩的想法。面对这一形式,张春华清醒地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规章制度他带头遵守,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施工现场;难活累活他身先士卒,亲自动手;在施工现场,你随时都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他言传身教的引领和感召下,大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得到了转变,基本实现了由“我怕难”到“不怕难”的完美转变,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逐步步入了良性化发展轨道。
科学管理求创新
与梅江南项目部合作的开发商实力非常强,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为此给项目部在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定要出精品工程。张春华配合项目经理,积极推进工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工作中,他加大奖罚力度,切实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罚分明;制度上,他主动协助项目经理推行各种岗位责任制、认真落实管理人员出勤签到制、每周二次的生产例会制、做到工作每周有计划、计划落实有检查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由于大力推行制度化管理,加强科学规范管理,职工的思想观念迅速转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去年寒冬,在大部分工人已回家过年,张春华带领全体后留的管理人员及部分职工冒着严寒,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50个工的回填土和混凝土浇筑任务,保证了项目不受损失。
立足岗位做贡献
现代管理对生产经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经理应具有业务能手和管理能手的双重身份。张春华同志在实践工作中,深刻意识到:生产经理是各工种工作的组织者和负责人,有责任对业务相关的疑难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施工现场情况复杂,涉及的问题不计其数,有泥工的、有木工的、有钢筋工的……,如何真正做到科学安排、合理调度,是施工现场的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工作重点问题。作为生产经理,这块“硬骨头”一定要“啃”下来,为此张春华多次向项目经理请示、向技术部门请教,共同探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现场材料管理上,张春华多次组织相关工长进行盘点和统计,要求按材料的规格、品种、等级分类摆放,挂牌管理,切实做到了规范管理,按章理材,按施工要求进行科学调度。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他做到“惜材如命”,有一天,突下雷阵雨,为了现场的水泥不被雨淋湿,张春华协同项目经理带领几个工人一起冒雨用彩条布将水泥盖好,水泥没被雨淋到,而张春华他们却被淋了个透。
为确保施工质量,提高优质服务。他大胆管理,不怕得罪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一次工作中,他在巡检时发现一名职工责任心差,数量不够,他当即对其提出批评,并晓之以利害关系,要求其重新返工。他缜密和严厉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每一名职工。在他的严格管理下,施工质量和效率日益提高,较好地展现了我单位的对外形象。
张春华同志用真诚的态度创造新的业绩,用满腔的热情奉献火红的青春。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创举,平凡的他用他不平凡的事迹在施工现场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