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遗失的过往
- 时间:2011-10-11作者:Admin
中秋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着团圆、祈福、丰收的寓意,团圆是因一年过了多半而越近年尾人们思乡之情愈浓,而一家人围坐八仙桌品茶赏月更是很多人幼年的记忆。
对女子而言恐怕天上的嫦娥是每个女孩儿都羡慕和憧憬的。怀抱玉兔衣袂翩翩、轻歌曼舞,这样的美人就是我幻想中的嫦娥,而对着月亮许愿祈求貌若嫦娥,面若皓月,是古时每个女子到了中秋都会做的。
当一年到了9、10月份开始进入丰收的时节,古代帝王到这个时候都要祭祀月神,也是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以上这三种传统,现在的中秋节还保留多少呢?
现在的中秋节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吃月饼,而面对着当下三高症状越来越多的人甚至连吃月饼这一传统都丢弃了,除了身体原因,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时刻提醒着人们月饼可能已经变成了鸡肋。对于围坐赏月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慢慢地淡去了,甚至连中秋赶回家团圆有时都成了奢望。
面对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精神生活在慢慢枯竭,没有新的方式代替过往的传统,而又再慢慢的丢失过往的传统。最后中秋节就变成了比平时多了一天的双休日,毫无分别。
认真的回想中秋之夜可曾有人认真的抬头看看那轮明亮安静的圆月?不是高楼遮挡了视线,就是天空气质量不佳,亦或已经不在乎它到底是十五圆还是十六圆了。
遗失的过往因为我们的忙碌,我们的无心,我们的不屑而匆匆的从身边滑过,仿佛每个节日不过是一个时间节点,而这个节点除了时间的表示已别无他意。
拿着手机匆匆按下中秋快乐选择群发的那一刹那,也许恍惚过往,中秋节一家人围坐亲热的寒暄,面对面的真诚祝福,这样的快速时代缺少了些许过往那种朴实的人情味。寒暄与祝福中充斥着电子的冰冷感,即使是节日都让人提不起精神,感受不到那种过往祥和的幸福。
还记得旧时的月饼老北京的自来红、自来白,没那么甜,不过一块饼,上面一个红红的圈,里面是五仁的馅料,香油的清香,冰糖的清甜,入口是那种古朴的甜蜜。回忆中有家里长者喝着茶就着点心,安静的坐在沙发里,带着微笑看着我们说笑、打闹,就如那一缕月光安静的照亮内心,有种淡淡地安详。
我想下个中秋一定要改变,不再跟损友们熬夜狂欢,回到家里,关掉电视,围坐一桌,一家人吃吃月饼,管他是法式、港式、旧式的,就那样简简单单的一家人聊聊天。拉着一家人站在一个能看到天空的地方,不管有没有高楼,有没有飞机,有没有云彩,就那样静静的抬头看看那心里的圆月。
这些也许就发生在下个中秋,我心中的那个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