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11年07月保障施工机械运作安全是第一要务
是大事故,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你们这次的塔吊检查维护做的很认真,塔吊工作的很平稳,虽然有了成绩,但是要牢记这是你们的本职工作。”季林经理在向陆永新安全员了解花样年项目部塔吊维护工作后讲到。 事故总是出现在疏忽之后。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产生,侥幸心理是事故的温床。安全工作一定要每件工作都脚踏实地,将安全检查维护落实到位,尽全力排除安全隐患。花样年项目作为集团公司在天津的创品牌工程,对施工安全尤为重视。陆永新作为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经常与其他安全员交流工作,积极协作。“我们一定要力争今年项目施工中零事故,这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陆永新道。
27
2011年06月企业培训带来的好处
训机制,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工作技能、让员工能有更好发展平台,满足员工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下面我从五个角度来谈谈: 1、吸引人才 企业重视培训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因为培训不仅是企业发展地需要,更是人才自身的需要。据权威机构调查,许多人才在应聘选择企业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要考虑这个企业是否能对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有公司曾在北京的十几所大学进行过大学生求职意向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人把去外企谋职当作自己的第一选择。当问及原因时,他们几乎都把外企的培训与发展的机会当作首选因素 2、培养人才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强调:“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杀手锏’,谁拥有它谁就预示着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业推向悬崖峭壁的人,才会对教育置若罔闻。”要想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企业只有依靠内部培训才能获得更多的优秀员工。通过实施有效培训不但迅速提高基层员工综合能力,企业中层管理者和骨干员工的管理专业素质也会显著提高。 3、留住人才 培训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和相应的岗位,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培训,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如果没有培训,绝大多数优秀员工是不可能留得下来的,没有人喜欢在不能得到知识提升的地方,等待自身能力和个人收入的不断下降,即便是留下来了这样的企业也不会有所发展。 4、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通过培训企业可获得因人员素质的提高带来的显著效益。国际知名企业平均的培训效益是;每支出1美元,获得的经济效益为26美元。例如;在摩托罗拉,每花1美元在培训上就可以连续三年,每年提升30美元的生产力。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每提高5%,企业盈利随之会提高2.5%,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明白一个道理;"投在人脑中的钱比投在机器上的钱能够赚回更多的钱"。 5、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中竞争是企业的常态,面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与对手相比存在着核心竞争优势时,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而最能体现竞争优势的就是企业的人才优势和企业品牌形象。保证顾客的忠诚度靠的是训练有素的企业员工,没有经过训练的员工,不但会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还会损害企业品牌形象,对企业而言,培训正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培训对员工的好处 有人认为:培训只是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来说是一种说教。其实不然,通过专业培训,员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时非常明显的,个人的潜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为员工以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激发员工积极性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对员工的培训往往被视为企业的福利。持续不断地培训不只是让员工得到了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还会使员工发自内心的感激企业为他们提供了使自己成长、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的结果鼓舞了士气、激发了潜能并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员工有了自尊和自信心,他就会在工作中将“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而员工敬业精神的产生,会自然而然地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 据调查现实,介绍过培训的员工无论在团队意识、工作责任、归属感、忠诚度方面都比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员工要高,通过培训可以联络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加感情,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3、提高个人素质,发挥个人潜能,承担更多责任 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在能很好胜任工作的同时,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潜能。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完成原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务,使得员工能承担更多的发展责任,为公司出谋划策,万众一心,为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智力保障。
24
2011年06月断桥一小步 人生一大步
高空断桥”是为了锻炼人们战胜恐惧心理的能力,实现挑战自我直到无所畏惧的境界而设立的。距离地面约8米的高空中,有相距约1米多的两块宽约30cm的木板,参与者要从一端登上另一端,然后再转身跨回去。当时我看到队友们轮流上去挑战,心里真的很害怕,眼睛一直盯着他们看,为他们暗暗地担心,连为将要上去的队员“充电”都忘了。好几个队友都顺利完成了这项训练,我的心里却一直在挣扎。真是想得越多越不敢上,于是干脆不想了,直接上去。我慢慢的沿着梯子往上爬,因为紧张,脚都踩错位了。到达高空,我紧张得腿发软了,心想已经上来了就不能再退缩了,如果我成功了,那会给我们团队带来更多信心的。如果我害怕到最后压力会更大,我不能拖我们团队的后退。于是我横下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只盯着自己正前方的“段桥”……“啊”我成功了,我做到了!那时我心里特别的轻松。 由最初满心的惧怕到勇敢的跨过高空断桥,我突然对自己有一些新的认识: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只要我们有恒心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敢于尝试,一样可以完成,甚至做的更出色。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我们去发掘,对每一件事情,我们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此外,更要感谢的是我的团队,是他们的鼓励声、加油声,给了我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内心的恐惧,这让我也对团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就像在翻越毕业墙时,面对4米多高的墙壁,不管你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一个人翻越过去。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团队中一部分人就甘当人梯,特别是在最后一名队员攀登的时候,团队成员间的协作配合,相互照应就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团队的精神就是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奉献能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为工作注入生命的力量,能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力量无限大。 虽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拓展训练所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岗位、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上得到不断突破创新,才能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而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公司才能去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1
2010年10月团结一起实现共同目标
协作的力量,以最短的时间科学合理的规划功能分区,为工作铺平道路,为顺利施工提供了基础保障。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材料堆放井然有序;管理人员及各个工种的职工的责任心有显著提高;在甲方、监理及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良好口碑,全面提升中联世纪在无锡地区的新形象。 我们项目部承建了无锡山水仁和房地产有限公司的二期75#高层及地下车库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2805.84㎡,建筑规模为地下二层,地上31层;承建了三期独栋别墅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000㎡,现高层以进入基础开挖阶段,小别墅进入打桩阶段,这个项目为我们在无锡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我们站稳了脚跟。项目部管理团队在新工程开工之前督促各部门认真审阅图纸,领会图纸中的设计意图,将图纸中的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尽可能将成本降到最低程度。汤经理还提出以强大的技术支持作为后盾,全面加强安全监督力度,为生产护航,推行高标准、高要求、快速度、高质量建设工程。 我们相信在执行项目经理汤兴平的领导下,我们将拧成一股绳,力争“无锡市优质工程”、“江苏省文明工地”和“无锡市文明工地”称号,为打造中联世纪新品牌而不懈努力,让每位客户都能感受到中联人的品质,为今年的高产值打下基础。
09
2010年09月转变理念 提高管理素养
水平和管理效率,培养一支勇于创新、业务精湛、管理高效、协作有力、具有一定先进管理理念的中层管理者队伍,为集团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特色,并且实用性强,整个授课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集团公司中层管理者深受启迪,学到了知识、技巧和做领导者的道理。 在培训即将结束时,李义总经理发表了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了中层管理者胜任能力培训的重要性,他说“通过培训,我们的中层认识到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点启面的作用,是一个团队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一支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一流的中层,带领全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产生共同的认知,才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才能产生高绩效。”最后,李义总经理对培训结果表示十分赞赏。
09
2010年09月维多利亚公园小区11号、12号楼喜封金顶
司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谢意,对贵公司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祝贺!” 北方分公司副总经理曹建清代表我公司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中联公司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发扬“铸造精品”的企业精神,秉承“品质至上、以诚取信”的服务方针,高效推进维多利亚公园小区建设,确保项目顺利竣工,打造出石家庄速度、中联速度,以高品质的精品工程回馈业主及社会各界对企业的信任。”
09
2010年09月09
2010年09月08
2010年06月08
2010年06月顺义项目部获 结构“长城杯”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保体系。 为此,项目部编制了一整套项目部创优管理制度,策划事实方案,对项目部各责任部门质量控制明确分工,使项目部管理班子形成以项目部经理为核心,各责任部门为监控,作业班组严格实施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严格实施分级控制。施工中实行三检制度:作业人员自检、互检、交接检,质量计划管理因此得到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