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02

2015年02月

时间, 如此匆忙

发现迈过的脚步已无迹可寻;驻足聆听,才明白校园里的嬉笑打闹声已成为了最美的回忆。  时间,如此匆忙,悄然无声。虽然早已过了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呵护的年纪,但还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不需为柴米油盐而烦恼,不用为工作奔波而烦心。而如今带着生活的张望奔赴遥远的北方,在旅途中感受生活的沉重。空闲时也会掉头回望,才发现身后云翳杳杳空无一人,在黯淡的夜晚且行且歌,此时我已踏上一条新的道路。  如果说工作是人生的真正开始,那么中联世纪无疑是我人生的起点。这里有和蔼的领导,也有亲如师长的前辈,通过他们的帮助和教导,使我稚嫩的心渐趋成熟,也渐趋稳重。尽管现在的我看来还是那样的单纯,甚至有些童心未泯,但是我已成长了许多。刚步入社会的磕磕碰碰,不能成为我们退缩的理由,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在困难中磨练自己,慢慢成长。  对于刚毕业的我们来说,有很多知识需要去学习,也有很多道理需要去明白,来不及浪费一丁点儿时间。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总是觉得自己跟不上时间的步伐,总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那么你珍惜时间了吗?珍惜时间的人在生命中留下了一串串“果实”,不仅延长了生命,而且使生命富有意义;浪费时间的人却一无所获,只能独自哀伤,空余恨。富兰克林说过:“热爱生命就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因此不要用整个青春来检讨青春,更不要把整个时光用来怀疑生命。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做你想做的事,或学习,或工作。在认准目标的同时,不忽视每一个今天, 因为我们能抓住的只有今天,昨天已逝,明天还未来,而抓住了今天,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静夜阑,寥落微星挂天上,一切在夜色中沉淀,又唤起我对以往的回忆。我不能够再回到过去,不能够再回到那个温馨的校园。时间在不停地往前走,我不能为过去停留,要珍惜眼前的时间,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走上美好的人生之路,用时间注解青春,绽放最灿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中联世纪,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04

2014年08月

30

2014年07月

工地情怀

的歌,凤凰传奇的歌,谢军的歌都是他们的最爱。那粗犷的声音会让他们感觉很上口,不时的哼上几句。但他们不爱听周杰伦,许嵩,萧敬腾的歌,或许是不喜爱那些江南似水地声调。在工地上响起的歌,永远是那些粗狂豪放的。  对于歌,工地上的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最爱,而且他们听歌也从不戴耳机。打开手机外音,或干脆放在裤袋中,有时多个人一起放歌,喧嚣的很,感觉在闹市。或许他们在意的并不是听歌,放首歌曲只不过是让心情愉悦,享有更好的心情去工作罢了。  工地上的人绝大部分爱抽烟。每天若是没有抽上一两根烟会觉得生活少了些什么,休息的时侯点一根,工作的时候还不忘点一根。与他们相处过你会觉得,他们心中的幸福很简单,有烟抽就是幸福。他们不关注吸烟有害健康,但也绝不是烟鬼。工作前点上一根,遇上时间紧的时候他们会把烟头丢掉,离手前还不忘狠吸上一大口,大有与“壮士”生离死别的味道。他们抽的烟,多半都很便宜,但他们却都抽得很香,那神情,那姿势,感觉能抽出名贵烟的味道,那是知足的味道。  工地上的工人包括管理人员,都会说些俏皮话,常常在吃饭时间一群人开怀大笑,那笑声充满感染力。但是工作中有什么配合不到位的,他们也会很直率的讲出来,让你学会如何更有效率的工作。  在工地,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至于是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吧。工地就是工人的依靠,虽然辛苦,却足以给他们温暖。   来自:中联报

30

2014年07月

读书避暑

来,避暑的办法有很多。读书避暑,文雅低碳,不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宋代诗人蔡持喜欢躺在竹床瓦枕之上,以书催眠消夏:“低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瓦枕”即指陶瓷制的枕头,多呈方形,有孔隙,并有各种花纹修饰。诗人躺在竹床瓦枕之上,以书催眠避暑,睡上一觉后,便会浑身透着凉气。  读书避暑,是一种境界。看小说便会感觉有凉风吹来,读美文仿佛一瓶饮料在手,吟读诗词如一杯淡淡的清茶于心。书是人的精神食粮,有了精神的饱餐,全身心的投入,便进入了忘我的境地,于浑然不觉之中忘却了酷暑。  长长的夏日午后,重读一遍经典名著《三国》和《水浒》,那些仿佛已经在心里扎了根,百读不厌的人物和故事,在夏日的微风中,总会在心底泛起一圈圈波澜。读林语堂的幽默小品,为他的风趣和智慧所折服,读沈从文、叶灵凤、汪曾祺的散文,清凉闲散的文字,让人心驰神往。在这个夏天,爱上那些优美生动的文字,一卷好书在手,暑意全消。  夏天是烦燥沉闷,少了些生活的情趣,但是读书会让你变得充实,让你体会到快乐和幸福。在最烦闷的时候,读一些游记方面的书籍,可以让我们从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读一读健康之类的图书,可以让我们珍爱生命,读情感内容的文字,会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的丰富。在读书中避暑,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富足,内心充满愉悦,变成一个优雅、心静、清凉的人。  当夜色渐浓,闲坐窗前,与好书相拥,宛如坐在树荫下,阴凉一片,掩卷之余,便会有诗意扑面而来。读书避暑,这个夏天不再炎热,夏日会在不知不觉变得清爽起来。   来自:中联报

28

2014年07月

浓浓酱香飘三伏

亲总会选一个晴朗的大热天,从一早赶进城来的农民手中直接买两大麻袋红辣椒。用清水洗净红辣椒,将辣椒一根根抹干,再一小撮一小撮地精刀细砍,几个钟头下来,便有一大盆热辣刺鼻的辣椒泥了。接着加入发霉的豆瓣、香料、菜油、食盐等,搅拌均匀即可。  儿时玩耍的我被鲜辣的香气吸引过来,母亲便用筷头蘸上一点最新鲜的豆瓣酱让我品尝。看着我被辣得满头冒汗,呲牙咧嘴的,母亲的脸上满是疲惫而又欢欣的笑容。这样的酱还须盛入一个大酱缸,在三伏的烈日下暴晒上十天半月,方才可以装坛,坛口还需用麦草节和稀泥拌均匀后糊上,密封。这样封藏一个月后,敲开坛口上的硬泥,揭开一层又一层的密封纸后,新鲜的豆瓣酱早已是色泽金黄、鲜艳夺目。轻轻地嗅上一嗅,香气扑鼻,诱人至极。豆瓣酱是烹饪用的调味品,更是家乡人最爱吃的一道开胃菜。每天的饭桌上,一碗酱,放几根大葱,或其他的青菜,用来蘸酱就饭吃。父亲说:“香葱蘸酱,越吃越壮,这样吃了才有气力干活。  如今,已经可以用机器代替手工砍辣椒了,可年年岁岁的三伏天,母亲依旧重复这样的劳作,重复着一个家庭妇女的快乐和幸福。母亲的豆瓣酱,红红的辣辣的,可谓香辣在口,温暖于心。在平淡的日子里,能够分享这份浓浓的酱香,也算是一种炽热的幸福吧。   来自:中联报

28

2014年07月

听雨

快意,仿佛有一阵阵从琴弦上点点滴落的雨韵,悄悄地渗入干涸的心田,让人打蔫的思绪宛如久旱的禾苗,一下子又泛出几分绿意。  沐着夜雨声,读书原本是件挺舒心的事儿。可今晚不知为啥,刚翻了几页就一点也读不进去了。便重新回到书桌边,将双手放在电脑键盘上,捣弄半天却没有敲出一个完整的语句。不知不觉间,散漫的心思已经游离了躯体,在窗外那一片迷蒙的雨雾里自由自在地徜徉。  遥想那柳陌烟雨与杏花春雨,肯定自有一番幽谧甜美、鲜纯清芬的气息;而衰草淫雨和残荷秋雨,也必然会有一番孤寂凄凉、怅然沉郁的感觉。“春水碧于天,画传听雨眠”;“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灯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声不绝,人情有别。古往今来,多少乡愁国恨,多少离情别绪,全都在湿漉漉的雨声里春草般蔓生疯长,叫人顿生出千种感慨、万般滋味来。  书屋琴室前的雨声,敲碎了多少才子佳人眷念的春梦;栈檐营帐下的雨声,淋湿了多少浪子孤客厌旅的归心;闺阁红楼里的雨声,平添了多少浓情女子哀怨的相思;短篷孤舟上的雨声,淋灭了多少天涯男儿未酬的心志那深深庭院中古典婉约的雨,悠悠小巷里诗意彷徨的雨,深潭秀水中细密温软的雨,密林深草间浓烈喧响的雨,都市广场上疏落单调的雨,荒原旷野中豪放大气的雨淅淅沥沥的雨点,自陈芬远香的古籍旧典中飘来,也自人的心灵深处飘来,随手抓起一把潮湿的雨雾,都能攥出一股浓浓的中国文化味、中国人情味来。  那沙沙沙沙的雨声,总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忆起一些如烟的前尘旧事,想起远方的朋友和亲人,唤回昨天的初恋和久远的爱情生命中那些过往的美丽,总在毫不经意间悄然重返,给我们焦灼干涸、浮躁忙乱的内心留下一份温馨、一片宁静、一丝浸人心脾的凉爽和适意。   来自:中联报

24

2014年07月

房价涨跌都让谁闹心?

效的办法就是发房票,根据收入水平给予房票补贴,持有房票的人可以租房可以买房。  吴敬琏的判断符合了众多人对于房价的看法,从认为开发商不道德地抬价、到投机客炒房,再到当下认为货币的超发导致房价上涨,人们对于房价上涨的认识逐渐逼近真相。但货币为什么会超发,着也并非是央行故意而为之。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余年经历了去“票”化的过程,货币化和资本化以及金融化成为主流。大量的交易需要大量的货币,人们日益摆脱凭票供应的束缚,一切经济行为以货币为中介。因此,我们的广义货币存量日益逼近天量,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5月末,M2余额118.23万亿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钞机”。这显然会对中国房地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在实体经济与股市双重低迷的背景下,大量的避险资本以及投资或明或暗地介入了房地产领域,他们联手托起房价不下沉。  投资失败心理的失衡往往成为这个市场特有病。某些楼盘一旦降价,老业主们便一哄而上,砸盘行为令世人费解。在这样的市场中,大家都在玩着只许赢不许输的游戏,要维持这样的格局,只有场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市场。住房是人的基本需要,而不是像股市指示人们的投资性需求,因此,将大量的资金注入这个领域,实质上是逼迫很多本来该买的起房子的住不起房子,价格早已经不再是供需关系的指示器。  对于楼市唱空问题,人民日报最近发表文章指出,“看空者夸大楼市下行趋势和后果,言外之意催促政府赶紧松绑限购政策,放宽信贷,采取救市行动,这样,开发商们可以继续享受高房价的红利,延续目前易断的资金链。而囤房者们也能继续坐拥财富增长。对于很多打算抄底中国房地产的外资来说,表面唱空实际做多是他们多年来一贯使用的伎俩,早已不足为奇。”这种现象已经不止一次了,2008年楼市危机,救市非常必要,而此后也有一段时间,倒逼管理层松绑或放水的事情时有发生。  我们之前反复强调这个唱空楼市意在逼迫央行放水、放开限购政策等目的,实际上我们说楼市遇冷,主要是相比去年下半年的狂热而言的,更核心的是成交量下降,至于价格相比去年而言,到底有多少城市的房价比去年低呢?恐怕非常少。70城市69个城市的新房住宅价格上涨,温州是炒房团的老巢,这些年炒出了天价房,最近一段时间回调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认为房价楼市进入拐点的是因为一些城市环比下降,环比数据反映的现实往往是失真的。人们判断自己的房子到底涨了还是跌了,主要就是看同比。  从整体上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偏高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不再是跌不跌的问题,而是涨多少的问题。凭借成交量的间歇性休息,就说房地产市场出现低迷,显然是有悖于事实。虽然当前楼市是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些地方的房产过剩,甚至有些地方出现鬼城,也有一些开发商因为资金链紧张而跑路,但这些并没有改变楼市真实的运行状态。  在当前背景下,房价无论是涨还是跌,还是保持不动,都让人闹心,关键是闹心的人是不同的。   来自:中国建筑新闻网

22

2014年07月

现实的生活

么都没有了,只留下一丝丝的伤感。  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常常被美好的画面感动地流泪,总傻傻地以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以为那种美好幸福的故事情节都是属于自己的。电影的美好故事情节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在你生活中上演,电视剧的大结局再美好也不是你生活的大结局。我们需要每天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我们需要每天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在这个让你想离开而又不能离开的喧嚣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很多人的内心都是被物质与利益挡住了双眼,做事斤斤计较,步步算计,生怕自己吃了亏或者少占了便宜。  在这个城市中,很多人都成为了金钱与物质的奴隶,每天都在为着这些目标追逐与奔走着,其实很多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他们很想休息,但是面对自己的上司与客户,他们表现得精神很饱满,好像永远都是随时可以战斗的士兵一样。这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房子、车子成了很多年轻人生活中的第一压力与目标,总是觉得买了房子就代表有了家,总是觉得有了车子就代表自己活得和普通人有了区别。其实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很多,原来房子并不代表家,车子也不能代表自己生活有品味。  在这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与神经,别让自己过度劳累,否则得不偿失,身体健康,全家平安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们可以有理想,我们可以有目标,它们不会因为我们适当的放松和休息而永远不存在,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我们要学会积蓄自己的体力与能量,我们不能跑得急,否则我们可能跑不完全程就会倒下,永远站不起来,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的身心与神经,生活中的事情才会变得得心应手。  曾经失去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念念不忘,再怎么不舍都已经成了过去,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生活中,多给他们一句关心与问候,让他们不要太为你担忧。学会独立去面对生活,生活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可怕,陌生人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不易交往。其实每个人都和你一样,都想多认识一个朋友,都想在人生的路上有人陪着一起走。  面对现实,放松自己的身心与神经,适当地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感受一下亲情、爱情和友情,学会去欣赏路边的风景,面对现实,不要让自己像充足了气的气球一样,随时都会爆破,我们要适当放掉多余的气体,让自己变得有弹性。   来自:中联报

22

2014年07月

唐诗里的童趣

”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清明》,给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绚烂的彩色水墨画,天真的牧童指向远方,可爱的形象跃然纸端。儿童为行人指路富有情调,询问客人来自何方也很有礼貌,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热情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让人喜爱。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池上》有这样的描写:“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中写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小孩的贪玩和天真,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采莲嬉戏精彩,儿童垂钓更让人叫绝。唐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么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头发蓬乱的孩子聚精会神,握竿垂钓。周围杂草丛生,几乎遮掩了他的整个身子。这时远处有人向他问路,他急忙伸出小手,轻轻摇晃,不是不愿意给路人指路,而是担心说话声音太大把鱼群惊散了。诗中儿童垂钓形神兼备,把孩子顽皮状写得妙趣横生。  同样是唐代诗人,韦庄的童趣更加可爱可亲,他在《与小女》诗中道白:“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小女才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以为爱玩小车不肯睡,整个晚上哭闹着不停,原来是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一个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儿,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父亲用怜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内心却充满了无比的喜悦,那种父女间的亲情,让我们感受得到温馨和幸福。  这些诗歌洋溢着童趣,有声有色,有形有态,充满了灵性,为我们展示出孩子们的纯真。唐诗里的童趣,是活灵活现的,引发着我们有趣的生活联想,并从中体味出童真童趣带给我们的美好和快乐。   来自:中联报

    共195页
  • 首页
  • 上一页
  • 69
  • 70
  • 71
  • 72
  • 73
  • 下一页
  • 尾页